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验收评估报告
日期:2017-11-06  作者:佚名  浏览量:35

湖北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中心类型:行业产业

附件2
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验收评估报告 

中 心 名 称:

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牵头高校(公章)

汉口学院

中 心 主 任:

皮特·萨赫逊

 

牵头高校管理部门:

科研与产业处

联 系 人:

朱婷

联系电话:

   真:

027-59416596/13986001851

 

      箱:

541548890@qq.com

 

 

 

湖北省教育厅制

二O一七年十月

 

     

 

1.验收评估报告的编制应实事求是、简明扼要,确保内容真实准确、客观可靠,避免弄虚作假和材料堆砌。

2.验收评估报告编制内容起止时间为协同创新中心批准立项建设之日至20171031日,涉及的相关工作和成果应与协同创新中心直接相关,超出该期限或与协同创新中心无关的各类工作和成果不纳入编制范围。

3.验收评估报告涉及的人员指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聘任的人员,包括全职固定人员、兼职与双聘人员。

4.验收评估报告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请按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处理后填写。

5. 本报告封面之上不需另加其他封面,正文文字部分请用四号或五号宋体,A4纸双面打印。验收评估报告正文与证明材料合并装订。 

基本信息

中心名称

湖北省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牵头高校

汉口学院

   

协同单位

  

所在地

 

 

 

 

 

 

 

中心主任

    

皮特·萨赫逊

出生年月

19584

职务/职称

科研副校长/教授/德国院士

学历/学位

博士

专业方向

电子、机器人、智能城市

总体定位、主要方向和目标任务

500字左右)

总体定位:

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是行业产业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是针对湖北省经济和科技发展所需进行技术研究和推广的应用型科技中心,是行业产业人才的培育中心,是国内外科技和资源的交流和整合中心。

 

主要方向:

1.环保技术:研制高浓度氨氮污水微波处理装备;

2.节能技术:研制提高低压供电网功率因素的电动机节电装置,成果已通过湖北省科技厅鉴定,已投放市场;

3.新能源技术:风光互补发电实训设备研制与产业化,以其成果为基础,已在武汉市江夏区注册“武汉华晨紫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4.光机电技术:取得成果“智能化光学镜组焦距与光斑能量分布测试仪”(通过湖北省科技厅鉴定)、“数字化枪用瞄准镜校正仪”等。

5.新材料技术:201611月,由中心牵头的石墨烯项目正式启动;

6.飞机和飞机发动机的制造和维修:已在沌口开发区签订创建中德航空产业园项目。

7. 医疗器械:同我省十多家政企单位达成合作协议建设“湖北医谷”。

8. 智慧城市:正同襄阳市政府商谈合作。

 

目标任务:

通过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的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使之成为具有全省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

 

运行与

保障

组织机构

建设

管理和运行机构

科技产业处

专职人员

    8

召开专题会议

0

条件保障

建筑面积

300平方米

现有省部级以上基地平台

1

大型仪器   

设备数量

2/

大型仪器设备价值

33万元

信息平台

资源库

数据库 

0 个

图书资料

450

省级以上

宣传报道

19篇次 

经费投入

与支出

经费投入

经费总投入

1600万元

其中:

省级专项经费

800万元

其他纵向经费

0万元

企事业单位经费

0万元

协同单位投入经费

0万元

牵头高校自筹经费

800万元

经费支出

经费总支出

1406万元

其中:省级专项经费

606万元

体制机制改革与

创新

制度建设与改革举措

建立制度

8

出台措施

8

建设与创新成效

科研创新

与产出

突破重大理论、科学问题

和关键技术

0

开辟新领域

和新方向

科研奖励

国家级  

科研奖励

0

省部级    

科研奖励

0

学术论文

国际权威

期刊论文

21

国内一流   

期刊论文

11

知识产权

受理专利

0

其中: 授权国际专利

0

授权专利

34

其他类型成果(软件著作权、动植物新品种权、新药证书等)

0

负责制定或

提交标准

0

科研项目

验收期新增项目

   12 

项目总经费

434.5万元

验收期新增省部级

以上项目

0

项目总经费

0万元

当前在研项目

      3

项目总经费

216万元

基地平台

新增基地平台

42

其中:新增省部级以上基地平台

0

建设与创新成效

社会服务

与贡献

成果转化

转化推广

创新科技

成果或技术

2

经济效益

200万元

社会服务

行业产业

技术培训

0/

提供智库决策、解决重大问题

0

人才培养与

团队建设

培养与引进人才(人)

院士

1 

长江

0 

千人

0 

杰青

0 

优秀人才

2 

获省级以上人才计划

0 

国外引进人才

14

其他

 

聘任人员(人)

总数

32 

全职固定

8 

兼职与双聘

18 

访问与流动

4 

院士

1 

长江

0 

千人

0 

杰青

0 

专职管理队伍

3 

其他

 

高级职称

12 

中级职称

11 

培养学生(人)

博士

 0

其中:联合培养

0 

硕士

3 

其中:联合培养

3 

本科

2453 

其中:联合培养

0 

创新团队

1

其中省级以上

0

学科建设

进入ESI1%主体学科

0

培育交叉和新兴学科

0

国际合作

交流

国际性学术会议

0

其中主办

地区、双边

会议

其中主办

全国性学术会议

0

其中主办

国际合作

交流

国际学术机构任职  

1

其中:

担任主要职位

派出学习

交流

0

其中:

半年以上人数

国外学者

到访

1

其中:3个月以上人数

1

重大国际合作

1项 

重大标志性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类型

完成单位

1

提高低压供电网功率因数的电动机节电装置研制

通过《湖北省科技鉴定》

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2

智能化光学镜组焦距与光斑能量分布测试仪

通过《湖北省科技鉴定》

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3

风光互补发电实训设备的研制和产业化

通过专家评审,已经产业化

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湖北省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验收评估报告

 

一、中心定位、主要方向和目标任务(1000字左右)

()总体定位

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是行业产业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是针对湖北省经济和科技发展所需进行技术研究和推广的应用型科技中心,是行业产业人才的培育中心,是国内外科技和产业资源的交流和整合中心。

()主要方向

中心研究及发展的主要方向包括:

1.节能技术:研制提高低压供电网功率因素的电动机节电装置,成果已通过湖北省科技厅鉴定,已投放市场;

2.新能源技术:风光互补发电实训设备研制与产业化,以其成果为基础,已在武汉市江夏区注册武汉华晨紫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3.光机电技术:取得成果智能化光学镜组焦距与光斑能量分布测试仪(成果通过湖北省科技厅鉴定)、数字化枪用瞄准镜校正仪等。

4.环保技术:研制高浓度氨氮污水微波处理装备;

5.新材料技术:201611月,由中心牵头的石墨烯项目正式启动;

6.飞机和飞机发动机的制造和维修:已在沌口开发区签订创建中德航空产业园项目。

7. 医疗器械:同我省十多家政企单位达成合作协议建设湖北医谷

8. 智慧城市:正同襄阳市政府商谈合作。

()目标任务落实情况

通过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的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使之成为具有全省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

经过四年的建设,如上目标任务得到不同程度的落实。

1.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成绩突出

中心引进了德国工程院院士皮特·萨赫逊、韩国檀国大学金周昌教授等一批国际知名专家。其中,皮特·萨赫逊,信息管理专家,24岁成为牛津大学全职教授,2006年被评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是最早提出工业4.0”这一概念的人之一,致力于智慧城市建设、工业4.0及产业升级革新。通过他的穿针引线,汉口学院先后与德国国家科学院、拉脱维亚国家科学院、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勃兰登堡工业大学等机构签约,引入了18位外籍专家和教授,其中9人是院士。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的创新人才的目标基本实现。

2.      不断取得标志性成果,影响力迅速扩大

中心的2项科研成果通过湖北省科技厅鉴定,这一成绩在我省民办高校中首屈一指。与拉脱维亚共和国国家科学院签署合作协议,使中心和汉口学院具有了国际合作平台。筹建湖北医谷,与潜江市政府、荆门市政府、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夏区政府、青山区政府商旅局、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当代医谷等十多家政企单位共同打造大健康产业;建设德国产业园,发展飞机和飞机发动机的制造和维修产业,这将改变湖北省的产业结构,引起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我中心在我省的影响力正日益扩大。

二、运行与保障

() 组织机构建设500字左右)

管理和运行机构建设,专职管理人员配备,管理和运行机构决策各类重大事务和协调协同各方共同开展创新活动等情况。

 中心成立以来,校董事长罗爱平多次对中心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学校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本中心的建设与发展。2013年初,学校成立了吴崇恕校长任组长的协同创新中心领导小组,指导和协调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工作;设立了汉口学院协同创新中心常设机构,由一位副校长任中心主任。

 根据研究项目进展情况,中心陆续成立了 风光互补发电新技术及其设备制造研究所节电新技术及其装备制造研究所智能化光机电技术研究所环境工程技术装备研究所四个研究所。

 中心全职引进德国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皮特.萨赫逊教授(Peter Sachsenmeier,现任中心主任)创办了国际创新中心,与本中心合署运行。国际创新中心下设智能化与信息工程研究所智能系统工程与装备制造研究所民营企业研究所智能城市研究所金融与服务研究所等五个研究所。

()条件保障500字左右)

基本建设、基础设施、平台与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资源库和数据库等基础条件保障情况;建设信息平台,信息报送和新闻宣传开展情况等。

汉口学院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腾出校行政大楼六楼的左侧300平方米的空间作为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的办公和工作地点,并且做了全面装修,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还另外在校实验大楼设立了90平方米面积作为装备研制的的实验室使用,全校的大力支持,为我协同创新中心的工作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费投入与支出500字左右)

牵头高校和协同单位自筹经费到位情况,经费管理、经费审计、专用仪器设备购置是否规范等。

2013-2016年,湖北省教育厅累计拨款800万元,汉口学院拨款800万元,至今开支总额是1406万元。

中心根据对于中心的每一笔资金支出,坚持实行三级审核制度,即协同创新中心、校科研处、主管校领导三级审核制度,即协同创新中心办公室对资金支出进行初审;报学校科研处领导复审;最后由主管协同创新中心的副校长和主管财务的副校长分别终审签字。三级审核通过后才能到校财务处报销,彻底杜绝违规违纪使用资金的情况。

专业仪器设备购置规范,按照招标、中标单位购置和安装、试用、验收等步骤严格把关,杜绝暗箱操作,确保专业仪器设备的性能和质量合乎要求。

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定期提交《绩效评价报告》,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三、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制度建设500字左右

人事管理、绩效考评、经费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和学术交流管理等制度建设情况。

我校相继制订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这些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中心的全面规范运作起到了可靠的保障作用,有效地杜绝了违规使用资金的情况。主要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如下:

1)“汉口学院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办法(试行)

2)“汉口学院协同创新中心预算管理办法

3)“汉口学院协同创新中心年度计划与发展规划

4)“汉口学院协同创新中心薪酬管理细则(试行)

5)“汉口学院协同创新中心人事管理细则(试行)

6)“汉口学院协同创新中心立项项目编号规则

7)“汉口学院协同创新中心经费管理细则(试行)

8)“汉口学院协同创新中心教师高级职称资格评审条件

9)“汉口学院协同创新中心关于实行月度计划和月度总结的规定

10)“汉口学院协同创新中心财务报销流程图

11)“汉口学院协同创新中心财务报销流程

中心按项目来分拨和使用经费,项目负责人每月对项目组成员进行绩效考评并保送中心予以奖惩;中心定期对项目进度进行检查,依据项目完成情况对负责人进行绩效考评,进展不佳的项目予以处罚,严重的中止项目。

中心根据对于中心的每一笔资金支出,坚持实行三级审核制度,即协同创新中心、校科研处、主管校领导三级审核制度,即协同创新中心办公室对资金支出进行初审;报学校科研处领导复审;最后由主管协同创新中心的副校长和主管财务的副校长分别终审签字。三级审核通过后才能到校财务处报销,彻底杜绝违规违纪使用资金的情况。

知识产权的申报、授权使用及转让和学术交流由本中心和汉口学院科研与产业处审核,分管副校长批准后方可施行。

()改革举措 500字左右)

开展人事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科研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改革情况等。

1. 改革人事考核模式,鼓励教师创新创业

 汉口学院作为民办高校,长期以来工作以教学为主。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以后,学校在中心的推动下不断出台促进创新创业工作的措施。一方面学校数次修订科研考核细则,对全校教职工的履职考核、聘期考核和职称评定中施行科研工作一票否决,并加大了对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和单位的奖励力度,极大地激发了学校老师的科研热情。另一方面,学校也不断采取措施减轻教师负担,颁布了《汉口学院科研工作量折合为相应教师工作量的规定》,让教师有充足的精力投身科研。为了鼓励教师自主创业,汉口学院颁布了《关于我校教职工离岗创业的有关规定》,允许教师离岗创业,可在三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期满在学校相关部门办理手续后可回归岗位,离岗创业期间与学校其他同类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聘和岗位等级晋升的权力。广大教职工深受鼓舞,学校教职工创办的企业不断增加。

 2. 引进和培养中青年人才

 为吸引优秀年轻人才,为中心和学校的发展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在中心的推动下,汉口学院施行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中青年优秀教师的措施:为来校工作的博士发放安家费,并为来校工作的应届毕业博士设立科研启动基金;从全校选拔中青年骨干教师,设立专项经费予以扶持。

()改革与创新亮点500字左右) 

在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形成特色与亮点等。

1.国际交流合作

客观上,汉口学院的科研和产业发展水平相比国内一流大学有很大差距。为了弥补人才和技术积累上的差距,实现中心和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汉口学院以国际交流为突破口,引进德国工程院院士皮特·萨赫逊教授并以大魄力任命他为汉口学院科研副校长和湖北省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且以他为中心设立了汉口学院国际创新中心(与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联署运行)。此后,国际交流合作不断突破:与拉脱维亚共和国国家科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引入18位外籍专家和教授,其中9人是院士;筹建德国产业园等,改变了汉口学院的发展态势并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声誉。

2.校企合作

在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推动下,汉口学院以校企合作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已同超过300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其中不乏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等我省知名企业。汉口学院教师主持3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7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参与1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6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同时,汉口学院借助企业的力量培训师资队伍,如教育部-蓝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师资培训、Google支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师资培训等,从而显著提高了教师对新技术的掌握程度。20174月,汉口学院获得神州泰岳集团旗下蓝鸥科技公司校企合作优秀成果奖

四、建设与创新成效

(一)科研创新与产出500字左右)

行业产业类中心:行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创新,支撑和引领行业产业技术进步,获发明专利和行业标准,发表高影响力论文,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科研创新平台和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等情况。

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以来,共有2项科技成果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并登记,在我省民办高校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提高低压供电网功率因数的电动机节点装置研制》主要应用于工业、商业、学校、酒店、银行等场合,节能效果达到了8%-30%,投放市场三年以来为企业节省电费超过120万元。《智能化光学镜组焦距与光斑能量分布测试仪》开创性地将功能单一的焦距测试仪和光斑能量分布测试设备合二为一,在1台仪器上一次性完成2种测试,获得该项目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其中部分技术成果的水平达到国际先进的高度评价。

(二)社会服务与贡献500字左右

行业产业类: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问题,提升行业和区域相关产业竞争力,促进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有机对接,提高产业水平、规模和效益等情况。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撑,面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需求,开展重大改革试验,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难题。

在汉口学院董事长罗爱平教授和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德国工程院院士皮特·萨赫逊教授主持下,汉口学院正在筹建德国产业园。产业园规划用地3500亩,产业园将被划分为高科技企业区、科技成果孵化区等。目前,德国产业园已完成选址工作,与地方政府签约建设。产业园将引进德国飞机及飞机发动机的制造和维修企业,这将极大地优化我省产业结构,促进我省乃至我国的航空产业发展。中心与省内等十多家政企单位就筹建湖北医谷达成合作协议,该项目将依托湖北丰富的医疗资源,引入德国先进的医疗器械机构和制药集团,共同打造大健康产业。这些体现了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促进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有机对接的实力,能有力地提升行业和区域相关产业竞争力,提高我省产业水平、规模和效益。

(三)团队建设500字左右)

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创新团队建设情况。

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聘请了著名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蔡勖作为中心首席科学家;聘请了武汉大学教授/博导甘良才、国家特殊津贴专家、南方计算机公司李振坤研究员等一批学者教授到我中心指导研究工作,发现和培养中心的科技人才,为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引进了德国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皮特.萨赫逊教授(Peter Sachsenmeier,现中心主任)、韩国檀国大学金周昌教授等外籍专家全职来校工作。中心主任皮特.萨赫逊教授又邀请了多位国外知名专家为中心外聘专家,包括:拉脱维亚国家科学院院长、前教育部部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欧亚思思巴里提斯(Ojars SPARITIS),德国德累斯顿弗劳恩霍夫研究所陶瓷技术及系统研究中心微电子和纳米技术专家、勃兰登堡技术大学教授伦弗里德·舍奇(Ehrenfried ZSCHECH,德国慕尼黑大学数学教授、德国国家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马丁·肖腾罗(Martin SCHOTTENLOHER,拉脱维亚科学院科学基金会(科学成果商业化)首席执行官瓦伦替斯·杰若米杰瓦斯(Valentins JEREMEJEVS),拉脱维亚科学院替代能源委员会主席、拉脱维亚氢协会主席爱瓦斯·斯达黎科夫斯(Aivars STARIKOVS),拉脱维亚里加斯特拉斯大学研究员和顾问、肿瘤学研究所分子遗传学系主任、干细胞治疗专家前教育部部长爱丽丝·卡丝婷娜(Inese CAKSTINA),里加技术大学工程师兼顾问、机器人学系主任龚替斯·库里科夫斯基斯(Guntis KULIKOVSKIS),以色列金属研究所铸造实验室、海法大学技术大学教授艾利克斯·卡兹(Alex KATZ)等。

此外,还聘请陈义红、范犇、刘靖峰三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武汉城市合伙人为我校特聘教授,

20166月,童伊琳、韩学才等老师获得“2016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立项。

(四)人才培养500字左右)

培养博士、硕士情况,培养优秀毕业生进入重点领域情况,培训行业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等情况。

汉口学院与武汉科技大学签署协议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同创新中心同时是汉口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联合学位计划的支撑基地,制定有联合学位计划的优惠措施。汉口学院与武汉科技大学执行联合学位计划已经招收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生3名。

本科教育蓬勃发展。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2013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2016年度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目前已有超过300家企业同汉口学院签署合作协议。获批主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7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蓝鸥科技公司《移动互联应用开发项目实训》(201701017060)、《基于互联网+”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201701017012)3项项目,参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6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玩课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机械CAD技术基础》(201602029008),本科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五)学科建设500字左右) 

学科排名进位、新增学位点、学科交叉融合、新兴学科等情况。

2016年,汉口学院新增机械电子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2个工科学位点。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是学科交叉融合的典型。该专业获批2013年度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是我国重点发展和扶持的新兴学科,该专业获批2013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

2017年,汉口学院新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2个新兴学科。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培养具备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专业人才。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培养掌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电力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自动化工程高级专门人才。

(六)国际合作交流500字左右)  

中心在开展重大国际合作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并卓有成效:

1. 依托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我校与拉脱维亚共和国国家科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共享资源、共同研发。

2. 2017914日,在汉口学院董事长罗爱平教授和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德国工程院院士皮特·萨赫逊教授主持下召开了德国医谷招商推介会,汉口学院与潜江市政府、荆门市政府、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夏区政府、青山区政府商旅局、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当代医谷等十多家政企单位,就筹建湖北医谷达成了合作协议。该项目将依托湖北丰富的医疗资源,引入德国先进的医疗器械机构和制药集团,共同打造大健康产业。

3. 20171112-18日,汉口学院主办、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皮特·萨赫逊教授召集的国际丝绸之路新材料科技大会将于武汉、襄阳、荆门举行。

五、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发展潜力500字左右 

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方向同国家和湖北重大需求的切合度,研究方向主要进展及下一步发展空间。

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同中国制造2025和湖北省的经济及产业发展需求密切相关。环保技术(微波脱氨,用于高浓度氨氮工业污水处理)符合绿色制造的要求;节能技术(提高低压供电网功率因数,节省电能)既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又迎合社会节省资源的呼声;新能源技术(风光互补发电)是当前国家关注和扶持的热点;光电技术(智能化光学镜组焦距与光斑能量分布测试仪、数字化枪用瞄准镜镜校正仪等)为我省中国光谷的企业提供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技术(石墨烯)既是国家重点发展方向,又符合湖北省石墨资源丰富的特点,前景美好;随着与襄阳等地方政府的合作,智慧城市的研究必将大放异彩;尤其突出的是,随着德国工业园落地和湖北医谷合作计划的推进,飞机及飞机发动机制造和维修、医疗器械和制药等德国先进技术企业同湖北本土政企单位携手,会迸发出惊人的能量。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具有非常可观的发展前景。

    (二)资源汇聚能力500字左右

中心在学校提升创新能力方面地位作用、协同创新对全校发展的宏观效果,校内人才共享,团队和资源整合配置,对外人才吸引能力和重大科研任务承担能力。协同单位之间资源有效融合,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释放情况。

 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的骨干同时在汉口学院各部门担任关键职位:主任皮特·萨赫逊教授任汉口学院科研副校长,中心王鹤老师任汉口学院人事副校长,中心风光互补发电新技术及其设备制造研究所所长邓奕老师任汉口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智能化光机电技术研究所所长邓严任汉口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也就是说:中心全面参与汉口学院的各项政策的制订、修改和执行,对学校的宏观发展起到巨大影响----这是我们的协同创新中心在汉口学院起到的特殊作用,产生了很大的正能量影响。中心成员是汉口学院创新创业工作的领头羊,多人次获得汉口学院科研工作十佳汉口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汉口学院重要的科研项目和成果多出自中心成员之手。通过中心组建的研究所和项目组,校内外不同专业、不同职业的人才组成团体,实现人力和资源的整合。中心更是汉口学院对外交往、合作的主要平台,引进了大量国外专家,促成重要的国内外合作。

依托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我校与拉脱维亚共和国国家科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共享资源、共同研发。皮特院士领导的国际创新中心在武汉经济开发区(沌口)建立了研发基地,注册成立了德汉新技术有限公司,积极筹备建立德国产业园的工作。中心展示出强大的团队和资源整合能力。

六、重大标志性成果(限3项,每项500字左右

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提供重大决策支撑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或影响的成果。(成果类型包括:改革机制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和平台、完成重大科研任务和理论研究、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开辟新领域和新方向等)

1.《提高低压供电网功率因数的电动机节点装置研制》,类型: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

这是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节电新技术及其装备制造研究所与湖北因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一项节能技术成果,是我校乃至全省民办高校首项通过湖北省科技厅鉴定的科技成果,主要应用于工业、商业、学校、酒店、银行等场合,节能效果达到了8%-30%。现已应用到潜江码头皮带机组(年节电量5.6万度/台,年节约电费4.48万元/台)、佛山码头16吨吊机(年节电量5.6万度/台,年节约电费4.48万元/台)、南沙装船机(码头过驳粉状散货)(年节电量5.08万度/套,年节约电费4.57万元/套)、洗水厂洗水机组(年节电量6.08万度/台,年节约电费4.86万元/台)、韶关某制砂场制砂机(年节电量5.60万度/台,年节约电费4.48万元/台)、深圳某注塑机厂注塑机(年节电量2.77万度/台,年节约电费2.22万元/台)、茂名某石场破碎机(年节电量2.64万度/台,年节约电费2.11万元/台)、福建某石材加工厂自磨机(20头)(年节电量3.96万度/台,年节约电费3.17万元/台)等众多场合。经过三年的推广,这一技术成果为企业节省电费超过120万元,降低生产成本,也为社会节省了宝贵的资源,受到广泛好评。

2.《智能化光学镜组焦距与光斑能量分布测试仪》,类型: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

焦距是光学系统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照明光束通过光学系统后成像光斑的能量分布反映了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好坏,两者是光学系统最基本的性能参数和评价指标。此前市场上只有功能单一的焦距测量仪和光斑能量分布测试设备,测量时需分别购置两类仪器。测试时需在两类仪器上分别装夹、调焦和测试,操作复杂而测试周期长,并因两次定位而引入误差。中心智能化光机电技术研究所陈海清教授、邓严副教授的团队研发了智能化光学镜组焦距与光斑能量分布测试仪,首次将两种测试功能合二为一,在1台设备上1次聚焦完成2种测试。该设备能快速测量光学镜组的焦距,能以二维/三维彩色图像直观地显示光斑能量分布,并能测量光斑尺寸及不圆度以辅助定量评价光学镜组的成像质量;测量精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611月,《智能化光学镜组焦距与光斑能量分布测试仪》项目通过湖北省科技厅项目鉴定,专家评价该项目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其中部分技术成果的水平达到国际先进。这是我校乃至省内民办高校首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省级鉴定科技成果。目前,该设备正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实验和改造,为市场推广而积极努力。

3.“风光互补发电实训设备研制与产业化项目,类型: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和风光互补发电技术是当前新能源产业的核心技术。许多高校都开设有这一类专业培养专门人才,急需能够使学生综合理解多种新能源技术的实验设备。风光互补发电新技术及其设备制造研究所抓住这一需求,将这些新能源核心技术的原理、设计和应用等内容集成一体,研制出适用于高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快速掌握风光发电领域的核心技术的实验装备。本项目以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为主体,协同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研究,目前已经研制出数字化风光互补发电实训设备、申请专利6项、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篇。以风光互补发电实训设备研制与产业化项目成果为基础,项目团队负责人邓奕副教授已经在武汉市江夏区注册了《武汉华晨紫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社会有影响的企业实现股份制运作,正在将该技术形成的产品推向市场,计划于近两年实现产值100万元。同时相关系列实训产品正在紧张研制中。

七、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中心目前存在如下问题:

1.省部级平台的建设工作滞后

目前,虽然中心与国外机构的合作发展迅猛,前景喜人,但国内省部级以上平台的建设滞后,给学校申报重大科研项目造成阻碍,这种局面急需改善。

2.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和成果还很缺乏

除了平台建设滞后的阻碍,作为民办高校,汉口学院自有教师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而中心虽然已经汇聚了20多位国内外一流专家,其中不乏院士,但这些专家还没有同我校自有教师充分接触和合作,还未能发挥出他们的能力。这些不足阻碍了我校获取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和成果。

3.成果转化的速度和力度不足

经过艰苦努力,中心取得了科研成果上的突破,但目前这些成果得到市场转化的还还很少,相关规定、流程和机构的建设还需加快建设。

改进措施如下:

1.多管齐下,加快省部级平台的建设工作

中心和汉口学院已经采取多种举措加快省部级平台的建设工作。2017年上半年,中心已申报湖北省资源共享平台;借汉口学院二期工程建设,学校正加大投入,申报和建设省级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中心主任皮特院士已同江夏区政府达成共识,建设国家级实验室,可以预期,省部级平台的申报和建设会大大提速。

2.加快科研团队建设,冲击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

国内外一流专家具有卓绝的眼光、先进的技术和超前的课题,与汉口学院的教师组成团队后,能实现国际级领军人物与我校充满生机而相对廉价的人力资源的结合,将会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冲击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大有可为。

3.深化校企合作,加快成果的市场转化

目前汉口学院的校企合作层次还不够深入和全面,仅以人才培养为主,科研合作处于初级阶段,而成果的产业化合作更是稀少。今后,需要深化校企合作,科研要更加贴近市场,成果要借助企业的资源和经验来推向市场。

相信落实上述措施,中心和汉口学院的工作必能更上一个台阶。

八、下一步计划和重点工作

1. 落实中德产业园等合作项目

德国产业园、湖北医谷等合作项目规模宏大,前景喜人,落实这些合作项目已成为中心和学校下一步发展的战略核心。汉口学院已提出一校一园的战略布局,即以二期工程建设后的汉口学院与建设中的德国产业园构成支撑学校发展的2大支点。学校的专业将根据德国产业园的需求进行调整,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将为德国产业园的企业提供廉价而优质的人力资源;反过来,德国产业园将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和机会,为汉口学院的科研提供课题和成果转化机会,也为汉口学院的师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良性互动下,学校本部和产业园相辅相成,必能实现学校整体的跨越式发展。湖北医谷智慧城市等合作项目及意愿为汉口学院的科研及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天地,必能促进中心和学校向更广阔的领域进军。

2.加快团队建设

中心已为学校引进大量一流专家,特别是大量国外专家,其中不乏院士。很多专家对国内的情况不了解,对于国内和汉口学院的管理机制和规定不清楚,需要我校的教师来协作。另一方面,我校有大量年富力强的教师,有激情,能吃苦,但难以接触国际前沿的最新动态,缺乏系统而深入的指导。二者组成团队,由专家引领和指导汉口学院的教师,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加上吃苦耐劳、富有潜力的人力资源,一定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九、有关意见和建议

客观上,我省民办高校在科研水平、人才队伍等方面与公办高校有不小的差距。尽管协同创新中心对民办高校的发展已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民办高校要在短时间内赶上公办高校非常困难。建议上级领导和专家在验收时充分考虑这一点,根据高校的不同情况来评价。一方面,希望能多关注协同创新中心给民办高校带来的变革,而不是简单比较各中心的产出;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的一些成绩对比我省重点高校也许不足道,但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是历史性的突破,希望能予以积极评价。

十、附件(每一项先列出目录,后附证明材料)

1.组织机构建设(附相关文件、会议纪要复印件)

 2.制度建设(附相关文件、会议纪要复印件)

3.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省部级以上科研团队(引进人才和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团队,附相关文件复印件)

4.科研奖励(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附相关文件或证书复印件)

5.论文论著(论文限100篇,附20篇以内代表性论文封面、目录)

6.知识产权(合计限100项,附20项以内相关证书复印件)

7.重大科研项目(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和重大横向科研项目,承担单位须按顺序列出所有承担此项目的单位;项目类型填写项目具体类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横向项目。限100项,附20项以内项目批文或合同复印件)

8.省部级以上基地平台(新增省部级以上基地平台,附相关文件)

9.社会服务与贡献(附领导批示和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

10. 国际合作交流(附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

11. 省级以上宣传报道(附相关截图或复印件) 

12. 其他证明材料

 

 

 

收藏本页